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8:00-12:00
报告地点:学术会议中心三楼报告厅
举办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术报告信息(一)
报告题目: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坚持科学研究,护佑生命健康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11:10-12:00
报 告 人:魏伟 教授
工作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报告人简介:
魏伟,医学博士,安徽医科大学徐叔云讲席教授,药学科学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医科大学) 创室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国际基础与临床药理联合会(IUPHAR)医学与临床药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十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副监事长、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八、九届主委,现为名誉主委,《中国药理学通报》主编,Acta Pharmacol Sin 编委。主要从事抗炎免疫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主持NSFC面上项目8项,重点项目2项(2014-2018;2025-)。研发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市产生重要经济社会效益,并主持多个新药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主编《临床药理学新论》《抗炎免疫药理学》《药理实验方法学》(第4版)《药理研究方法学》等10余部大型学术著作。已培养毕业博士生80余名、硕士生200余名,培养的研究生论文获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和安徽优博优硕论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青、优青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等资助。
学术报告信息(二)
报告题目:化学之美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8:00-9:50
报 告 人:梁琰 副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简介:
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大气和海洋污染等人类面对的巨大危机需要化学为社会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然而公众对于化学的态度经常是冷漠甚至负面的,这不利于化学的学科发展和未来化学人才的培养。多年来,梁琰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艺术手段将化学之美传递给公众,改变公众对于化学的态度,激发更多年轻人未来从事化学相关事业。在本次报告中,梁琰将与观众分享在化学反应、化学仪器和分子结构中蕴含的化学之美,并与观众共同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报告人简介:
梁琰,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美丽科学创始人。担任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委会委员。2024版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材小学《科学》(教科版)核心编者,教育部《学科美育教学指引·小学科学》主编。
学术报告信息(三)
报告题目:生物材料活性调控与递送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10:00-11:00
报 告 人:钱海生 教授
工作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报告简介:
生物活性材料近二十多年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其活性的调控是生物材料领域的前沿领域。报告主要介绍课题组近5年在生物材料的设计,活性的调控以及递送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课题组创新性提出了设计物理场激活的生物惰性材料,并构筑多功能微纳器件实现局部精准的递送。
报告人简介:
钱海生,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先进材料联合会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安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安徽省医用微纳器件工程研究中心(筹)主任,安徽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感光学会生物基功能大分子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分会造影技术分会委员,中国微纳米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Bio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杂志上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30余篇,论文被web of Science引用126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0项,授权1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