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叶俊志: 量子点表面化学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9-11
点击:
来源: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报告时间: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9:00

报告地点逸夫楼1009会议室

叶俊志 博士

工作单位牛津大学

举办单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报告简介

胶体量子点(Colloidal Quantum Dots, CQDs)因其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和尺寸可调的光电性质,被誉为“人造原子”,通常由无机晶体核心与有机配体组成,在新型显示、量子通信和新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该研究方向不仅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同时也是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优先发展的前沿技术领域。超快激光光谱技术,如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是研究凝聚态物理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核心工具,并与低维材料、表面化学、光电器件等学科方向紧密交叉融合。目前,新型低维量子点材料的表面配体化学对其缺陷态形成及载流子动力学的影响仍处于探索阶段。深入理解胶体量子点的表面化学对光物理过程的调控机制,对于提升其光电性能,并加速其在光电器件与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技术价值。本次报告介绍表面配体化学对复合动力学,弛豫动力学及自选精细结构的影响。探讨以钙钛矿量子点和非铅量子点为代表的表面缺陷形成机制和对载流子动力学的影响,从而为深入理解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光物理特性提供了新视角。

报告人简介

叶俊志博士,2018年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获得化学与材料工程和商科市场经济双一等荣誉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物理系卡文迪什实验室,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Akshay Rao教授。现任于牛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为Robert Hoye教授。2026年拟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在Nature, Nat. Photonics, Nat. Materials, Nat. Commun., Nat. Rev. Chem., JACS,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hem. Soc. Rev.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研究方向是利用先进的超快光谱技术开发新型光电材料和器件

上一篇: 宋自根: 仿生机器人的CPG步态生成理论及其应用

下一篇: 汪永杰: 银硫族红外胶体量子点及其光电器件

本月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