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学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5
点击:
来源:党委宣传部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校师生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第一时间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合肥工大力量。

校党委书记于祥成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蓄势待发之际胜利召开,对于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未来五年描绘了奋进蓝图,为我们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十五五”时期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阶段,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愈加凸显,高等教育的使命愈发重大。合肥工业大学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六大工程”,深入实施“六大计划”,高水准制定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为未来五年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奋力书写“强国建设,工大有为”的崭新篇章。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汪萌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等重要部署,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了三大创新学院,既是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产业的关键布局,更是突破学科壁垒、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探索。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秉持“工业报国”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建设教育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徐宝才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感到深受鼓舞、责任重大。面向全会绘就的“十五五”新蓝图,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立德树人,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坚守工业报国之志,围绕新质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组织交叉团队与开放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的力量。

“学习全会公报,令人振奋!”发展规划处处长汪俊表示,公报明确了“十五五”发展蓝图,突出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为学校谋划“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自觉将学校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深化产教融合,聚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使命担当。

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四红学习全会精神后,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会公告提出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他表示,人文社科处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五五”发展规划,紧盯学术前沿,推动有组织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促进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服务于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全会公报强调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学院指明了前进方向和着力点。”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龙建成表示,车辆工程学科将紧扣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趋势,聚焦智能底盘、智能驾驶、新型动力系统、车联网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创新突破筑牢制造业根基。智慧交通学科则致力于车路云协同、智能调度等交叉领域研究,依托技术赋能全面提升交通系统效能。学院将持续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实现学科发展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为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智力保障。

文法学院党委书记宋之帅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在抓好党建引领赋能专业建设中谋新篇、建新功。学院将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进一步加强新文科建设,通过引入智能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培养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素质法治和新闻传播人才,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经济学院副院长彭飞第一时间学习了全会公报。他表示,公报明确强调“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进一步确立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行动方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学院将自觉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前沿方向,加快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转型,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贡献工大智慧和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田晓青深入学习全会公报后表示,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在人才培养方面,将致力于培养兼具扎实理论、系统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依托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需求,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锤炼本领。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围绕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方向与区域特色,强化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将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

管理学院教授孙见山表示,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公报中强调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为学院和个人发展指明了方向。要立足学院学科优势,更紧密地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可信数据流通、数据智能与决策等方向深化研究,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管理科学难题,力争产出对产业发展有实质推动力的成果,为实现全会规划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胡晶晶学习了全会公报,深感重任在肩,全会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这一论断为其从事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他表示将始终瞄准学术前沿,把个人研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直面算力瓶颈、基础软件、工业智能等关键领域的迫切需求,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力争实现从零到一的原始创新突破。

卓越工程师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子康表示,通过学习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卓越工程师学院与江汽集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每天往返于实验室和企业车间之间,把课堂理论应用到新能源整车测试、能量管理系统调试等具体项目中,亲身感受到中国制造正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更加坚定了在工程实践中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信心。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袁宏玲表示,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指明了大学生的奋斗方向和目标。从高端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到精密测量中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再到智能仪器的前沿攻关,无一不是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战场。未来将致力于让中国仪器更加精准、智能与可靠,以青春为笔,以技术为墨,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写下工大人的青春答卷。

(宣讯/文)

责任编辑:雷磊

下一篇: 诺奖得主出席!学校举办人工智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国际会议

本月热点